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云南暑期警營夏令營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云南暑期警營夏令營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艱苦地區的部隊生活到底有多艱苦?
我當兵服役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多米。
1996年,我當兵服役在青海藏族一個牧區 ,屬于典型的草原部隊 ,海拔大概在3100m 。初入警營聽到的第一句民謠就是,青海好青海好,青海的山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天上無飛鳥 ,姑娘不洗澡。民謠雖然有點夸張,但是聽起來還是讓人毛骨悚然 。
部隊駐地是在草原的一個牧區 ,千里無人煙,四季缺色彩。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是對部隊駐地自然生活條件的現實寫照 。
官兵們一年四季在那樣的自然條件下執勤訓練和工作 ,由于部隊駐地海拔較高 ,官兵們長期缺氧,加上高原紫外線強,官兵們的臉和嘴唇都是青紫色的。有的官兵臉上掉皮,嘴唇爆裂是常有的事 。
我所在的連隊就是一座磚瓦房 ,四周沒有圍墻 ,每個班都是一個大通鋪 ,在嚴寒的冬季,每個班就靠一個火爐子取暖。
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 。一年四季能見到的駐地群眾少之又少 。
就是在那樣極為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連隊還建了一座蔬菜大棚 ,其目的就是在夏季希望官兵們在高海拔地區能夠吃上新鮮的蔬菜 。
八十年代中期,武警部隊。
我們駐守在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的縣城。伙食就不說了,那會條件都差。
就單說洗澡一事。那時早上洗臉就是在冬天都沒用過熱水,完全是刺骨的冷水對付。晚上洗腳好點,是晚飯后炊事班燒一鍋熱水大家灌進暖瓶帶回去,在這樣的情況下洗澡幾乎是一種奢望!平時訓練強度大出汗多,夏天還沒問題,洗個冷水澡也能解決,可到了冬天絕大多數時候就是晚上用熱水擦下身子胡亂應付一下,可時間久了也不是個事。只能在禮拜天下午炊事班休息那會,燒一鍋水,然后用桶提到宿舍和圍墻之間隔出來的一小塊空地(露天的)手忙腳亂地沖洗一下了事,就這樣還得看當天的天氣是否有太陽。這樣的情況一直堅持到第三年快退伍了,當地縣政府修建了一座職工澡堂,經過公安局協調后我們每周可以去洗澡才得以解決。
寫下這段文字,不是說我們有多艱苦,我們駐守在縣城的條件都如此。可想而知那些駐守在邊防、海防的兄弟們該有多艱苦了!
現在國力強盛,相信后勤保障條件也越來越好。
借這段文字謹以紀念那三年艱苦但又無悔的歲月!
軍人的苦我們大多數都是從媒體上看到,真正接觸的人很少。我說一個我認識的戰友吧,別的地方我不知道苦不苦,但我感覺他們是真的苦。
有一年在蘭州軍區學習,大隊有一個從神仙灣下來的同年兵,對,就是神仙灣,就是每年春晚向全國拜年的那個神仙灣。先說他的臉吧,那是徹徹底底的純粹高原紅,不,應該是高原紫,那是一種讓人看了極其心酸的膚色。它們吃的飯菜經常都是半生不熟的,雖然有高壓鍋,但很多時候還是做不熟,只能吃夾生飯,高原呼吸困難,吃飯又不吃不好,想想都知道有多可憐。
不過這些年好了,裝備了非常高級的后勤裝備設施,而且給養也很及時,甚至還非常奢侈的嘗試自己種菜。你們知道嗎,神仙灣的戰士們常年都見不到綠的東西,有的戰士下山后看著綠樹會抱著哭,我之前一直當成故事來聽,心里其實是有疑問的,就問這個戰友是不是真有此事,他說真有。
后來,我把這些聽到的事寫了個稿子寄到《人民軍隊》報,題目就叫《奉獻的高度》,報紙的編輯專門給我打來電話,再三確定我說的是不是真事,有那么苦嗎?后來文章在頭版頭條發了,我記著好像還是春節左右發的。
說句不好聽的話,艱苦地區的戰士,別說站崗放哨,就是在那里躺著睡覺都是一種貢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云南暑期警營夏令營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云南暑期警營夏令營活動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