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蚌埠暑期夏令營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蚌埠暑期夏令營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皖和號旅游專列攻略?
皖和號旅游專列是種非常不錯的旅游方式,以下是詳細攻略:1.皖和號旅游專列以車廂別墅配套服務為主,配有圖書、沙發、茶幾等設施,環境溫馨舒適。
2.旅行路線通常包括從北京或上海出發,經過安徽省六安、黃山、寧國、蕪湖等景點,行程時間為3-4天,旅程中配有導游和講解服務。
3.需要提前預約,并參考官方定價,一般包括車費和餐費,住宿費則需另付,選擇車廂和床位根據需要自行設定。
綜上所述,皖和號旅游專列可以讓旅行更加輕松愉快,并且可以享受優質的服務,是一種旅游方式的不錯選擇。
歷史長河中,哪一場戰役讓你覺得深刻?
打到濟南府,活捉王耀武——這是1948年粟裕指揮的濟南戰役發出的戰斗口號,也揭開了大決戰的序幕。濟南戰役這場戰役讓人印象深刻,也許不僅僅是因為華野的這句戰斗口號,也是因為一代抗日名將王耀武最終落下了階下囚的厄運,難免讓人唏噓不已。
提起國民黨74軍這支部隊,難免會想到1947年在孟良崮戰役被粟裕圍殲的張靈甫,雖然74軍是由黃埔一期的俞濟時在淞滬會戰組建,但把這支部隊打造成國民黨首屈一指的王牌主力卻是王耀武。抗戰時期王耀武率領74軍馳騁抗日疆場,打了不少硬仗、惡仗,如萬家嶺戰役、上高會戰及長沙會戰等,贏得了“抗日鐵軍”的美譽,并且榮獲國民黨最高團體獎勵——飛虎旗,王耀武的帶兵能力毋庸置疑。除此之外,王耀武精通為人處世之道而且品質端正,完全沒有多數國民黨將領私吞軍餉、魚肉士兵及腐敗糜爛的詬病,可以說是國民黨當中非常難得的將領。
王耀武和粟裕算是老對手了,兩人可謂惺惺相惜,1934年的譚家橋之戰,紅十軍團譚家橋兵敗的導火索就是王耀武的補充一旅,也成為了粟裕的一生傷心之地,而這一戰役也成為了王耀武的發家之地。十二年之后萊蕪戰役,粟裕指揮的華野一戰吞掉了王耀武五萬余人大軍,令王耀武悲憤不已;同年五月的孟良崮戰役,王耀武一手拉起的王牌部隊整編74師被粟裕活生生圍殲,亦師亦友的張靈甫也成了殉葬品,令鞭長莫及的王耀武痛心疾首,而決定王耀武命運的便是一年之后的濟南戰役了。
粟裕指揮的豫東戰役結束后,為了徹底地切斷國民黨徐州和山東間的聯系,使得我軍整個山東解放區能連成一片,攻打濟南被提上了議程,駐守濟南的正是國民黨徐州綏靖公署第二綏靖區司令王耀武,雖然是黃埔三期生,但憑借著卓越的戰功后來者居上,成為了黃埔學員中第一個當上方面軍司令官和省主席的人。自許世友、譚振林拿下兗州后,國民黨山東據點就剩濟南、煙臺及青島等地了,濟南其實已經成為了一座孤城。
雖說國民黨有十萬重兵把守,還有著堅固的防御工事,外圍還有杜聿明指揮的三個機動兵團二十萬大軍作為策應,但久經沙場的王耀武并不樂觀,只因王耀武很清楚國軍保存實力的詬病,一旦杜聿明的三個機動兵團增援不力,王耀武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張靈甫,所以曾建議蔣介石放棄濟南。但已經決心將戰爭進行到底的蔣介石不可能放棄濟南,為緩解徐州方向的壓力打算以濟南城作為誘餌牢牢牽制住華野主力,使得在即將到來的大決戰中,讓粟裕有后顧之憂,而不敢對徐州輕舉妄動。因此,蔣介石要求王耀武固守待援,并采取添油戰術不斷地給王耀武增加兵力。
粟裕指揮濟南戰役采取的是“圍點打援”戰術,以許世友的山東兵團為主攻打濟南城,調動位于徐州附近的邱清泉、李彌及黃百韜三個兵團北上援濟,粟裕親自指揮十八萬大軍負責打援,從而擴大戰果。但在攻城戰打響后,杜聿明指揮的三個兵團一直徘徊不前,生怕中了我軍的圍點打援戰術,駐守在濟南的王耀武心已經發涼了,再加上戰后的第三天西線的吳化文整編96師的突然起義,王耀武精心打造的防御圈已經被華野打亂,唯一的逃生路線西郊機場也已經被華野占領。
全國人民熱血沸騰的戰役:百萬雄師過大江
一、之所以印象深刻,在于中華民族衰敗太久,憋屈的時間太長了
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就開始一步步淪為帝國主義國家盤中的肥肉,誰都想要吃一口,想要分一杯羹。
清政府腐敗無能,簽訂了大大小小1000多個不平等條約,中國人民跪著屈辱地活著太久了,百萬雄師過大江意味著一個嶄新地中國即將屹立在世界東方。
二、之所以印象深刻,在于這是一次劃時代的戰爭
雖然之前有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這三代戰役使得國共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明顯的轉變。我人民解放軍由此開始由守轉攻,摧枯拉朽般的摧毀一切反動力量。
新中國站立起來,中國人民站立起來。
百萬雄師,跨江作戰,無畏犧牲,無懼炮火,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隨著五星紅旗飄揚在南京令人心潮澎湃地到來了!
此戰之后,再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我們新中國的建立,舊的王朝呼啦啦傾倒在地,新勢力以雷霆萬鈞之勢掃蕩全國,中國再也不是七零八落的散沙。
三、之所以印象深刻,在于我們的偉大領袖為此高歌
七律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在歷史上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戰役,是桂林保衛戰。以2萬兵力對抗15萬日軍,打的日軍膽寒,堪稱抗戰史上的奇跡。
1944年,日軍為打通東南亞戰場的陸路補給線,發動了“豫湘桂戰役”。日軍在攻陷長沙、衡陽后,集結近7個師團,15萬兵力,在橫山勇中將帶領下氣勢洶洶的直撲桂林。
而桂林守軍131師加上自發參戰的民團不過20000多人,武器方面跟日軍比更是相差甚遠,民團8000多人手中基本還是清朝時期的土槍土炮。但這種差距并沒有妨礙桂林子弟誓死保衛家鄉的決心。
桂林守軍在131師師長闞維雍的帶領下修碉堡、挖戰壕,埋地雷,做好巷戰的準備,誓讓桂林城變成鬼子的墳墓。
1944年10月28日,日軍的飛機、大炮先對桂林城一陣狂轟亂炸,隨即發起沖鋒,守軍依靠修建的堅固工事頑強抵抗,在8天打退日軍27次進攻,鬼子傷亡慘重。久攻不下的日軍改變了策略,改由水、陸兩路同時進攻。
兵力一分散,桂林守軍壓力頓時劇增,特別是水路,防線過長,隨時都有被突破的危險。為對付鬼子的登陸艇,民團組織敢死隊,數千民團鄉親身綁手榴彈,對鬼子實行自殺性攻擊。敢死隊不要命的打法,讓鬼子傷亡七千人,日軍水路登陸的計劃破產。
而城區的巷戰也遭到了桂林人的誓死抵抗,城中的百姓也拿著菜刀、鐵鍬跟鬼子進行肉搏戰,人群中甚至還有70多歲的白發老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蚌埠暑期夏令營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蚌埠暑期夏令營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