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暑期兒童夏令營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暑期兒童夏令營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您是否正在過度保護您的孩子呢?夏令營活動能否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現在父母都很疼小孩子,什么事情都替小孩做好,害怕孩子受累,那么你是否在過度地保護孩子呢?
其實我覺得這個要看孩子年齡,如果在嬰幼兒時期,無法自理,肯定需要父母去照料,這期間我們需要時刻關注孩子日常變化,要保護好孩子避免受傷。但當孩子兩歲之后,我們家長要學會適當地放手一些,不要過度保護,要教孩子獨立做些事情,比如穿衣,上廁所,自己吃飯等,訓練孩子動手能力,對于日后的成長也是很有必要的。我朋友家孩子現在四歲多了,還是需要媽媽喂飯,穿衣服也不會,這樣過度保護孩子,什么都不讓孩子嘗試去做,以后會影響到孩子的自理能力、行動力、判斷決策力,長大后會被別人稱為“巨嬰”,那這是我們父母所想看到的嗎?所以說在孩子兩歲之后,就可以慢慢地教孩子做些事情了。過度地保護孩子,以后孩子會埋怨你的,因為你剝奪了可以讓他們成長學習的機會。
關于參加夏令營活動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嗎?
不可否認,參加夏令營活動很有意義,可以增加小朋友之間團隊合作意識,增強自理能力,獨立分析能力,親近大自然,熱愛生活,擴大眼界~
但是選擇夏令營活動要與孩子現在階段相符合才行。如果小學一,二年級的就去參加國外的夏令營,這種意義不大的,畢竟孩子還小,主動學習意識不強,知識量也少,去國外基本聽不懂,也學習不到多少知識。所以選擇國外夏令營的話,建議孩子10歲之后去參加比較合適。那小學期間的孩子可以參加國內的夏令營,比如軍事訓練營,在部隊環境的熏陶下,可以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磨練意志,提高孩子扛逆境能力,增加自信,樂觀等優秀品質。
總之我們做父母的不能過度的保護孩子,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的,我們需要在他們成長期間適度地放手,參加夏令營活動只要符合孩子目前階段的承受范圍,那么對孩子健康成長是有幫助的。
戶外夏令營一定程度上鍛煉孩子,對于有一定自我認知的孩子可以適當參加一些這類活動。但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陪伴相對于夏令營會更重要一些,父母可以適當帶孩子去旅游,挑戰一些項目,孩子會更愿意也更容易從媽媽爸爸那學到拼搏的勇氣和精神,同時也能感覺家的溫暖。
對于是否過度保護孩子,這是一個隨孩子年齡增長而不斷變化的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弄明白怎么樣才算過度保護。
案例一:幼兒園組織到距離學校5公里的游樂場進行活動,孩子小班,媽媽認為孩子太小,而且一個班三個老師看不好20來個孩子。
在這位媽媽看來,幼兒園的行為是不對的,保證孩子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而在于參與的家長來說,這是一件有意義的活動,可以鍛煉到孩子;
案例二:某初中進行組織出外游學活動,其中涉及野炊(自己動手煮飯),有小部分家長認為這是一項很危險的行為,因為野炊有很多潛在危險,例如刀具;而孩子從沒獨自離開家,并不放心孩子而拒絕前往。
案例三:玩具掉床上, 應該消毒之后再給孩子玩嗎?
這是不是過度保護孩子呢?在這兩個家庭的家長心中有自己的認定,他們并不認為這是過度保護,反而會認為其他家長心大。
每個人對于事物的看法并不客觀,都是根據自己的認知而形成了差異。也就是說,每個人對于“過度保護”的看法都不同。
如今都流行夏令營活動,寒暑假孩子都是報個夏令營班,讓孩子出去鍛煉下,這種思想出發點是好的,就比如我們學校,每年都會有游學活動,去加拿大這些國家,去他們的學校上上課,費用挺多,但孩子收獲也很多,每次回來滔滔不絕,說那邊孩子怎么上課的,因為我們每次過去,都是安排孩子住在當地人家,所以孩子們能真正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
無論游學活動,還是夏令營,都還蠻能鍛煉孩子的,上次我們去加拿大時,我們班一個人高馬大的小伙子媽媽跑過來,說:“老師,我們家小馬,去了那邊,有沒有人幫他蓋被子?”當時,真的挺無語的,后來孩子回來說,他去的那個人家,有三個孩子,都比他小,有兩個孩子上幼兒園,全部住一個房間,每天晚上,準時熄燈,熄燈后再也沒有人說話,而且早上全部準時起床,自己刷牙洗臉,最大的那個孩子還要準備早餐,然后三個孩子還要自己去搭車上學,不過離得不遠,三個孩子互相照顧。
總之孩子說了很多,他的媽媽了解后,也改變很多,最大的進步就是允許孩子放學自己回家了!
選擇夏令營,也要考察的,不是所有夏令營都有鍛煉作用,有的只是為了掙錢,把孩子帶過去,讓孩子這幾天不出事就好。
我覺得現在很多父母,還是比較開明,有時他們過度保護孩子,而不自知,因為他一直就是這么做的,大部分引導過后,父母反應過來,還是舍得放手的,畢竟孩子以后是需要獨擋一面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暑期兒童夏令營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暑期兒童夏令營活動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