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暑期夏令營服務至上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暑期夏令營服務至上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研學旅行的價值是什么?
感謝邀請,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2019年12月7日-10日有幸參加了中國南陽(西峽)研學旅行大會,會議期間聆聽各位專家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各地將研學旅行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2019年3月,教育部教育司再次發文。
通過這次學生,我認為研學旅行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二、有利于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育模式,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
三、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從小培養學生文明旅游意識,養成學生文明旅游的習慣。
研學旅行是這兩年流行的一種旅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旅途中汲取知識和靈感,讓心靈和身體都在路上。研學旅行,它延續和發展了古代游學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提高素質教育的新方式。
目前我們開展的研學分個3個部分:人與自然”課程系列、“人與社會”課程系列、“人與自我”課程系列。研學旅行不僅僅是一個課程,而可以看作是一場生活方式。研學旅行能夠回歸學生本真的學習方式,以身體之、以行育之、以作成之,學生在全身心投入的浸入式學習中,獲得身、心、靈等方面的成長成熟。這應該是研學的價值所在吧!
暑假我們在南京也舉辦了很多研學活動
例如人與自然的聯系:讓孩子們帶著課本走向自然,暑假我們帶著孩子們走進地學教科書棲霞山實地考察!同學們帶著護目鏡,手拿地質錘,采集三葉蟲化石!每個人都化身成小小地質家,把課本里的知識搬到大自然,讓同學們知道了環境對自然的影響,激發了同學們愛護環境和自然!
人與社會,我們也會定期組織同學融入到各行各業去體驗行業的不易,勞動的快樂和光榮,例如去航空航天大學,讓同學們參與平時飛行員日常的體能訓練,模擬飛行等,樹立同學從小到大的理想!
研學的最好的詮釋: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
最厚的知識在腳下;
最美的成長在路上,
行走,去感悟生命,
有很大價值,古人云,破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這里的萬里路不是單純的走一萬里路,而是在這一萬里的空間里要發生的各種事情,在過去主要是靠步行,那么在時間空間上和距離空間上都很大,其中發生的事情當然很多也千奇百怪,你在這個空間中所經理的,解決的,看到的事情,那是在書上找不到也學不到的。現在旅行雖然一日千里甚至萬里,你也會學到很多知識的。
研學旅行的5大意義:
1.鍛煉和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大大地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2.研學旅行的學習和戶外活動,可讓孩子置身于“在活動中沐浴陽光,在歡樂里投入學習”的快樂之中,有利孩子擴寬視野、增進知識。
3.研學旅行“寓教于樂”的獨特學習模式,是孩子對基礎教育的有益補充,是讓孩子們保持學習連貫性的一項重要社會實踐活動。
4.在研學旅行中,通過與不同國籍、不同地區、不同膚色的人們接觸、交流,可讓孩子們學會尊重不同的文化以及學會尊重和包容他人。
5.基于研學旅行的團體特性,在旅程中,所有的課堂學習、戶外活動、旅游觀光和起居飲食等,均是以團隊模式進行的。因而,研學旅行既可以培養和提升孩子的團隊協助精神與能力,又可以有效培養孩子的高尚情操和社會責任感。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暑期夏令營服務至上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暑期夏令營服務至上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