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青少年考古夏令營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青少年考古夏令營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良渚遺址說明了什么?
謝邀!
良渚遺址說明了什么?我認為良渚古城遺址通過形式多樣的遺跡和文物展現了土制建筑、城市規劃、水利系統和社會等級制度,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代表,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偉大之處!中華文明史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具有說服性的真實案例!良渚文化是東方早期一個集大成的,能立于世界之端的中華文明。
解析如下:
一、良渚遺址:
1.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遺跡,而良渚文化的考古和發掘跨越了大半個世紀。
2.1936年,西湖博覽會藝術館管理員施昕更發現了良渚黑陶,開啟了良渚遺址發掘的序幕;3.1959年,夏鼐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1986年,反山發掘出貴族大墓;1987年,瑤山發現祭壇及埋于其上的貴族墓地;1992年,莫角山遺址發掘,推測為王族宮殿。2007年良渚古城的發掘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當時古城內城墻的發掘震動了整個學界;
4.2010年,良渚古城的外城也初步確認;2015年,良渚古城的外圍大型水利系統得以確認。
至此一套完整的良渚遺址勾出輪廓,呈現出足以證明中華文明之偉大之處的真實例證。
二、良渚遺址的意義:
1.以前國外從文字記載來計算,不太認可中國的說法。近年來良渚文化考古的一系列突破,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勛爵在考察良渚文化之后,就認為良渚已經進入到了早期國家階段。良渚遺址的出現,側面佐證了中華文明是最強大的古文明。
張獻忠沉銀遺址公開招募考古志愿者,對此你怎么看?
張獻忠沉銀遺址考古并非國內考古界第一次招募者。此前山西考古所就已經做過這類的嘗試,他們招募的志愿者雖然數目不比張獻忠沉銀考古多,但是參與考古工作的程度比后者深,幾乎與專業考古學者無異了。張獻忠沉銀考古的志愿者參與程度也是不低的,但出于背景的差異,不同的志愿者還是被分到了檔案記錄等不同崗位。
無論如何,四川與山西招募考古志愿者的行為,都是值得鼓掌稱道的。考古固然是一門專業的科學操作,但并非意味著公眾絕無學習的可能,在充分的培訓后、負責的態度下,公眾是可以勝任考古工地上的一些工作的。而讓公眾作為志愿者參與這些工作,是尊重公眾文化遺產權的有益方式,同時可以向公眾真刀真槍地普及考古的知識和理念,甚至可以吸引志愿者報考相關專業成為未來的文博工作者(這方面已經有了實例)。我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考古工地可以參考學習四川和山西的做法。
更深層次地看,考古志愿者如果能逐漸摸索出一套可持續、可復制的模式,也許還能解決很多中國考古現階段的困難。比如在西方,社區考古已經蔚為大觀,當地居民能通過參與當地的考古工作,加深與鄉土的情感連接,兌現對在地文化遺產的合理權利。那么在中國,我們有沒有可能將原本就已經以民工的形式(完成搬運土方等純體力勞動)參與進考古工作的當地居民,使其與考古有更深層次的互動呢?而對于一些城市考古項目,社區考古應該也可以加深市民甚至官員對文化遺產的重視。順便,社區考古還可以解決考古單位人手不夠、工作量太大的難題。
當然我知道,這一愿景絕非紙上談兵這么簡單,比如中國的公眾有沒有足夠的參與熱情、責任心,甚至會不會學會考古技術后改去盜墓?公眾參與到考古項目中后,又如何保證文物安全萬無一失?其中細節,確實需要考古人與社區公眾通過更多實踐加以摸索。
首先我說一下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為什么要招募考古志愿者。
第一是考古發掘確實需要志愿者。其實不管是考古,還是博物館乃至其他行業,對志愿者的招募必然是行業內有這樣的需求。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招募志愿者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滿足實際工作需要,而不是為了作秀。所以我們在招募志愿者的時候,是根據工作需要來進行選拔的。測繪、發掘、攝影、資料和庫房,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人選,對人員的素質和特長要求不同。我覺得志愿者參與程度的深淺,不應該以是否拿起手鏟為標準,而應該更多的考量是否全程參與,并且是否獨立負責工作。比如不能說博物館里宣教部的志愿者參與程度就比策展部的低,同理。
第二,當然也是為了宣傳。由于考古長期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圈子里,導致了社會上諸多對考古行業的誤解。我們也想借此機會,讓更多的人來了解考古。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讓公眾真正的參與到考古發掘中來,這遠比喊幾個口號、做幾個講座的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為什么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的志愿者招募如此矚目。
第一,這次發掘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是全國級別的,更多的人關注這個項目也會更多的人關注參與到這個項目里的考古志愿者。
第二,之前國內的考古志愿者更多的是夏令營性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公眾來感受和體驗一下什么是考古,這與江口沉銀遺址發掘招募志愿者的目的完全不同。夏令營性質的考古志愿者參與時間一般在10天-20天不等,大多無法獨立承擔或負責某項具體工作,也就是說志愿者承擔的部分工作,還是需要專業人員來完善和收尾。體驗的目的可以達到,但是對解決實際工作的需求沒有幫助,一定程度上還要增加實際工作的負擔。江口沉銀考古志愿者是必須獨立承擔分配到個人的工作,沒有人協助。工作時間至少一個月,第二次的招募要求已經提高到至少2個月。
第三,是可復制性。因為2017年在考古志愿者的招募上我們積累了較為成功的經驗,所以2018年第二次發掘之前,我們再次面向全國進行了志愿者的招募。總共收到報名表800余份,錄取實習生和志愿者25人。最北的來自黑龍江、最東的來自廈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青少年考古夏令營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青少年考古夏令營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