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夏令營青少年偷懶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夏令營青少年偷懶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孩子行動力差,怎么教育?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論具體的教育內容是什么,教育目標始終只有一個——修身,也就是培養孩子的行動力,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教育:
一、體能教育必不可少
“現如今,體育教育越來越不受重視,一個表現是體育課和與體育相關的訓練與游戲的時間,在全部學習時間中的占比日趨走低。許多孩子只知道埋頭學習,身體素質跟不上,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那么體能不足給孩子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什么?是體弱多病、情緒不穩與精力不濟,這都直接將導致意志力的薄弱,從而嚴重降低孩子的行動力,削弱他們必須依靠行動而建構起來的判斷能力、決斷能力、運用能力與適應能力。不適應環境,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精力有問題,體能體質不良,則必定使得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家庭教育中,家長能做什么?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提升體能才是根本。
二、從感受力教育到情感教育
讓孩子學會聆聽 表達自己所想才是重點
從一個普通的蘋果上能看見什么?面對屏幕上兩個形態簡單的蘋果,卻鮮少有人愿意起來回答自己看到了什么。一個是青澀的蘋果,另一個則是布滿數字、公式。“當我們看到一個青蘋果的時候,我們的腦海中并不是單純地展現出一幅視覺圖像。看到青蘋果的圖像,我們同時可能生發出青蘋果的味道,你也許看著看著就開始咽口水了;也可能你的鼻腔里開始充溢青蘋果的香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我們對一個事物的認識,依據于全方位的感受,而各種感受之間,又彼此存在共通。這種視覺、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之間的共通與整體性,就構成了另一個意義上的身體。有了這些豐富的感知信息,認識并熟悉了同一個事物的不同側面,才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并幫助孩子更加全面和多角度地掌握知識。如何來描述這個蘋果?為什么要這樣分析?發散思維,在這個蘋果上我們還能看見什么?這些進一步的追問,以及對這些追問的獨立專研,都需要基于感知的充分豐富,才能有效出現。”其實分析、邏輯、推理與想象,都是為了解釋‘感受’,滿足好奇。”
“一個感受力差的孩子,是難以獲悉事物的全面性與多角度性的。這樣就很容易形成極度自我或是麻木不仁的性格,導致的直接后果,不僅在知識學習當中容易視角單一、鉆牛角尖、走死胡同,情感能力也會同時出現偏差。他們或獨斷或狹見,或封閉或自我,或缺乏主見或不講道理,長此以往,必將造就狹窄的心胸,養成各種武斷的成見,難以與人合作,招致行動力的低下。”家長要做的就是學會放手,讓孩子從過度競爭中脫離出來,讓他們學會聆聽,走進自然,靠自己的努力感受勞動的樂趣。鼓勵孩子勇敢表達自己內心所想,學會分享。
在教育學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當中有這么一類型的孩子,特別符合您說的孩子行動力差。
常見的孩子當中有四種讓我們覺得頭疼的行為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1、尋求過度關注。
2、尋求權力。
3、報復。
4、自暴自棄
而其中的123都比較容易解決,唯有4需要我們及其注意。而您所說的孩子行動力差,其實便屬于第四種自暴自棄。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經常是:替孩子做了他們能做的事情,對孩子過度的幫助,不允許孩子犯一丁點的錯誤……以至于孩子變得退避消極。
他們通常不愿意行動,因為不行動只會落一個行動力差,行動便會落一個能力不夠。
他們寧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想讓別人批評。
1.幫助孩子制定目標
在孩子還沒有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之前,家長們要協助孩子制定小目標,將孩子本來不感興趣的事情逐一細化,用完成小目標的成就感激發孩子的行動力;而且將目標細化還可以增強孩子與任務之間的“聯系”,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事物本身對理解,在之后碰到同樣情況是就會有一個較為完善的處理方式了。
2.做好時間規劃
有些孩子時間觀念比較薄弱,主要是沒有時間意識,家長就要首先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弱化時間的抽象性;其次要幫孩子做好時間規劃,教他們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排序,在執行時也嚴格遵守自己的計劃,這樣才能保證任務的圓滿完成。
3.排除干擾
對自我管控能力有明顯不足的孩子來說,家長們在鍛煉孩子專注力之初應該排除干擾物,讓孩子在比較單一的環境里體驗,比如學習環境里不出現玩具、在孩子讀書的時候家長關小電視音量等等,在這種無事可分散的環境里,孩子的注意力自然會比之前集中多了。
孩子畢竟是孩子,各種能力還不夠成熟,在引導過程中會有很多讓家長頭疼的情況,每而越是這種時候,就越需要家長們用“智慧”和“耐心”來應對。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夏令營青少年偷懶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夏令營青少年偷懶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