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夏令營結束活動推文幼兒園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夏令營結束活動推文幼兒園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撫順傳統文化“女德班”:女子點外賣不刷碗就是不守婦道,你怎么看?
撫順傳統文化“女德班”:“女子點外賣不刷碗,就是不守婦道。”我的看法是,有點簡單化了。這樣的水平來教婦德,也是奔著學生口袋里的票子來的。簡單問題復雜化,復雜問題庸俗化。顯見這個女德班的不倫不類,不腥不素。打著國學的幌子,賣的是一鍋大雜繪,亂七八糟一鍋煮,恐怕連主辦者也分不出好壞和香臭吧?這倒是真符合祖師爺的金科玉律“女子無才便是德”,祖師爺如果知道這么多年了還有人把他的陳詞老調又裝飾又刷漆,一定會借尸還魂來觀摩教學,欣賞這位未曾拜過師女弟子的風采的。
對于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歷來是主流觀點,繼承不是全盤照搬,發揚也不是憑空想象。而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魯迅先生講到這個問題是:拿來主義,不要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從哲學上講:這就是“揚棄”。好的我們要繼續發揚光大,不合時宜的,錯誤的東西堅決拋棄。拿句套活,那就是:拋進歷史的垃圾堆。社會在發展,人類的認知也在前進,讓一個女性重新接受“三從四德”絕不可能,但你要讓她接受類似“婦容”,“婦言”的一些說法,她還是會欣然接受的。
至于說到:“點外賣不刷碗,就是不守婦德”,我覺得有點小題大作。現在的生話節奏已不是若干年以前,年輕人更愿意把時間用在工作,學習,玩耍和談戀愛上。豈之不刷碗,簡直就是不開火,以至弄的外賣小哥忙個不停。這都不是大問題。大的東西反而是這種“男為天,女為地,女子就該在最低層”,“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的奴化教育。這種披著國學的外衣,打著傳統的旗號,惦著別人的錢包,浪費著年輕人青春的做法。魯迅先生早已做了評價:“無端地浪費別人的時間,無異于謀財害命”。
所謂“女德班”,披著女德的的華麗外衣,宣揚著男尊女卑的腐朽精神文化。
問題的關鍵還在于它居然還能遍地開花,想想不禁讓人覺得可怕。打著免費公益的口號,進行不人道的培訓,其背后到底有著怎么樣的利益鏈,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不為人所知。
受著農耕時期男耕女織的思想影響,女性的一直都位居低位。但在今天把男女平等都寫進憲法的時代里,居然還有人認為洗碗就應該是女性的職責。相信大多數人能有基本的辨析能力,在現今平等的時代立進行著封建的思想教育是多么的荒謬的一件事。古時的“三從四德”對女性的迫害還不夠嗎?裹了百年的小腳現在看來不覺得荒唐嗎?
單從事件描述上看:“點外賣不洗碗就是不守婦道”。真的是但凡女性做出不符合他們價值期望的時期就隨意扣上“不守婦道”的帽子。總是站在高高在上的道德制高點去給女性扣帽子好顯得自己多么偉大嗎?這跟文革時期,一言不合就扣反動派的帽子有區別嗎?婦道在古時是做妻子必修遵守的規則。妻子要絕對服從丈夫和公婆。說白了,就是古代奴役婦女的思想工具。然而時至今日,在封建早已瓦解多年的情況下,還能被人撫順,其背后利益驅動絕對不簡單。
如果說一個女性不承擔一定的家務,給家庭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這樣有錯還可以理解。但是,硬說點外賣不洗碗就是不守婦道未免有點牽強。首先,當今社會社會分工早就發生變化,已不同于以往的男耕女織時代。女性也從事了一些壓力負荷較重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男性也理應盡部分丈夫的責任去承擔部分家務。同時,并沒有人規定洗碗的家務活直接綁定在女性身上。把不洗碗作為不守女德的評判不是很奇怪嗎?
這種倡導洗腦文化的做法,可能會讓部分大男子主義的男性推崇,但始終難登大雅之堂。
在人人平等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的今天,這種荒謬的說法不過只是跳梁小丑罷了。總有人喜歡被奴役,或許她們為她們自身利益,或許像網上的論調那樣:女德班的存在也不是為廣大底層男性提供的。
最后,德不分男女,尊重應該是相互的。女權也是人權,不要妄圖用封建的思想去奴役女性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夏令營結束活動推文幼兒園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夏令營結束活動推文幼兒園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