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夏令營活動方案兩天一夜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夏令營活動方案兩天一夜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上大學想家咋辦?
明天就要離開家前往高鐵六小時半地鐵一小時的學校了。
晚上整理行李的時候跟我媽開玩笑:
“你們不要太想我哦?!?/p>
說這話的時候有些心酸,其實也是在告訴自己別太想家。(略羞恥,快大四的人了還是離不開家)
我媽說:
“沒辦法,雄鷹總要放出去的。一直關在家里怎么成為雄鷹?”
其實道理很簡單,記得之前上某節課時老師說太想家不是因為不夠獨立,也不是因為太過感性,只是你在眷戀家的安逸。
家里有獨立的房間,有全心全意照顧你的親人,有熟悉的鄉音。誰也不愿漂泊在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和其余五個人同擠在狹小的房間。
可是你要歷練。你所經歷的所有才能成就最好的你,世界很大,窩在家里或許很安逸,但這安逸不長久,你也成為不了你最想成為的人。
試著尋找另一個城市的樂趣,在另一個城市你也終會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終會找到真正關心你的人。
心理上沒有真正獨立。要有一種“生活無論怎樣選擇都是體驗”的意識。尤其是不喜歡的境遇中,更要嘗試一下如何讓自己過的更好。
曾經我上大學也是很想家。我的母親是逼迫我,不到寒暑假不許回家。所以每次短假期,三天那種,大家都回家,我就只能提前想想做什么。有考試就提前準備考試,沒有考試就提前規劃,去個附近的地方短途旅行。
我上學地方離家坐車要四五個小時。母親就覺得沒事跑回來太嬌氣了。如果以后工作了,一年只有一個年假,若是去了一線城市,肯定更難熬。很感激母親當年的“狠心”。后來不管身處何處何時,我都能更好的融入當地的生活。也能在短期內結交到好朋友。真誠待人,樂觀面對。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要主動做那個發光的小太陽,帶動身邊的朋友。找一些適合小集體小團隊做的事情,學習一下身邊有領導能力的人,他們是如何跟別人談天的。
生活對于眾人都是,無聊苦悶的。區別在于,有的人痛了也不出聲。自己慢慢消化。要讓自己有提高生活質量的能力。
有一年暑期支教,二十天在農村。沒有住的地方,晚上睡辦公室桌子上。自己帶個小電鍋,吃粥饅頭就咸菜…同行的幾個同學,有一個女生很嫌棄農村簡陋的環境,一周都不去大便。這就是心理上過于排斥了。我們幾個就苦中作樂,睡不著就早早爬起來,做做飯,背背英語。晚上躺操場上看天空的點點繁星。把蚊帳子掛在院子里,一起唱歌打發時間。20天不長不短的就這樣度過了。當時我也是有抱怨的,父親電話里說:“這不就是你從小期盼的么?更夏令營一樣,離開父母體驗生活。”
苦是相對的。有物質上的有心理上的。當你有了更深的精神追求,想家這個就不算得什么了。可以多讀書,多去圖書館。
以后有過不去的時候就找幾本書看。
對于一個上大學的人,非常想家,我想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1.從小到大沒有離開過家,依懶性較強,獨立性較差。2、大學生活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你要單獨面對很多事情,與人的相處,溝通,也許這些能力較差,導致自己非常想家。無論哪方面原因,我都覺得你要讓自己努力適應新環境,主動積極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些也是你走入社會,需要面對的。如果學校的小團體你都很難適應,將來步入社會,自己就更難處理。鍛煉自己的獨立性,找幾個聊得來的同學發展成自己不錯的朋友,等你適應了學校生活,就不會那么想家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夏令營活動方案兩天一夜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夏令營活動方案兩天一夜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